深化互利合作是中欧经贸关系的务实选择-凯发k8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2-11-15 09:46:2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董一凡  |  责任编辑:宗超

近期,欧洲政界人士纷纷以表态或实际举措认可中欧经贸合作的重要意义和互利关系。德国总理朔尔茨在欧洲率先引领新风,率领庞大商业代表团开启其任内的首次访华之旅。朔尔茨也是中共二十大召开后和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首位访华的西方国家领导人。他在署名文章中阐述了中国仍然是德国和欧洲的重要商贸伙伴,掷地有声地驳斥了所谓的“中欧脱钩论”。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也撰文指出,中国是欧盟重要的经济伙伴。

上述表态反映了欧方正在以更加理性和务实的态度看待中欧经贸关系,在某些国家和政客鼓噪所谓“脱钩”“断链”“筑墙”“对抗”的狂吠声中逐渐辨明了自身利益的落脚点。经过近50年的交往,中欧经贸关系早已在经济全球化大势中形成相互依赖、合作共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同时,中国经济的巨大潜力和开放动力,以及中欧经济优势互补、利益嵌合的特点,使中欧经贸关系继续保持稳中有进、持续发展的态势,并且经受住了逆全球化暗流、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地缘政治动荡等风高浪急的考验。

2019年以来欧盟保持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2022年以来中国也稳居欧盟第一大贸易伙伴。2020年和2021年中欧贸易总额分别增长4.4%和18.3%,2021年,中欧双边贸易额达到8281亿美元,创下新高。这样的成绩在疫情背景下显得格外亮眼。2022年1-10月中欧双边贸易额已达7113亿美元,同比增长6.3%。这些数据的背后反映了中欧相互合作是市场的选择、时代的选择和历史的选择。

与此同时,欧洲也通过切身的经济代价体会了某些叫嚣与中国对抗、脱钩的国家,在地缘乱局中趁火打劫、割盟友韭菜、发战争恶财的丑恶嘴脸。在能源危机和地缘冲突交织的背景下,欧洲经济在遇到困难同时,却不时遭遇嘴上宣扬“同盟与团结”“重视盟友伙伴”的国家背刺。

美国通过在乌克兰危机中点火浇油,加剧紧张局势,并通过贩卖安全焦虑和破坏欧俄能源关系,帮助本国化石能源产业收割战争红利。今年以来,美国向欧洲国家出售的军火已经超过2000亿美元,美国向欧盟出口的液化天然气数量翻了一倍以上,以高于本土数倍的价格兜售。在货币金融领域,美联储单边加息将通胀向欧洲等地输出,并推动欧元兑美元汇率达到20年以来的低点,加剧了欧洲国家能源和原材料进口压力,贸易失衡持续加剧,金融资本不断向美国逃离。

在产业方面,美国则趁火打劫,试图通过能源杠杆诱导欧盟产业向美国迁移。在能源危机背景下,诸多欧洲制造业企业缩减本土产能并试图向美国增加投资。同时《通胀削减法案》中大规模补贴美国及美加墨贸易协定国家生产的电动汽车和清洁能源产品,则是赤裸裸地对他国产品进行歧视,是拜登政府为夺取清洁能源全球产业领导权而启动的单边隐蔽贸易保护主义,极大动摇了世贸组织的非歧视原则,被欧洲政界和产业界视作清洁能源领域的重大挑战,并引发产业转移的倾向。

欧洲国家普遍对美国单边利己、损害盟友利益的做法猛烈抨击。欧盟内部市场专员蒂埃里·布雷顿表示,美国正在通过《通胀削减法案》为本国公司提供的投资激励措施,将开始一场“补贴竞赛”,欧盟对所谓“志同道合”伙伴的做法极其失望。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美国以高出本土3-4倍价格向欧洲出售液化天然气实属“双重标准”。法国经济和财政部长勒梅尔指出,《通胀削减法案》可能会对欧洲工业造成重大冲击,欧洲对此“不可接受”。

在此背景下,欧洲已经逐渐意识到未来的经济关系单方面寄托于美国的不可靠性,拜登政府口头上鼓吹重视盟友利益,而实质上却高举利己主义旗帜,进一步侵蚀欧洲经济复苏和稳定发展的基础。

而中国则高举国际开放合作的大旗。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更好惠及各国人民。习近平主席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致辞时提出,“中国将推动各国各方共享中国大市场机遇”“推动各国各方共享制度型开放机遇”“推动各国各方共享深化国际合作机遇”。

近期,德国八家大型跨国企业首席执行官联名撰文,强调坚信中国的增长潜力,重视中国经济活力给德国和欧洲带来的动力,并有助于解决全球共同问题。我们有理由相信,中欧经贸关系可以在对话、相互尊重、务实合作的基础上迎来更大的发展。(责任编辑:乐水 安然 宇馨)


 
 
网站地图